2014年,我市就业工作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促进高质量的充分就业”总体目标,以“政策落实年”和“服务优化年”为主线,以推动就业专项行动向区、县(市)延伸为契机,以“五大工程”和“十大系列活动”为抓手,着力完善政策体系,创新服务举措,就业局势总体保持稳定,就业质量不断提高。截止12月底,全市城镇新增就业24.82万人;帮助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3.5万人;实现
失业保险参保331.83万人,净增参保15.47万人;各项目标任务均超额完成。2014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84%。
——全力抓政策落实拉动就业。一年来,我们突出重点人群和重点领域,实施特色政策和普惠政策并举,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拉动就业。一是落实政策助推就业创业。制定出台了小微企业等用人单位招用高校毕业生
社保补贴、城乡登记失业人员和高校毕业生创业社保补贴等三项政策实施细则,社保补贴政策首次延伸至自主创业的城乡登记失业人员,加大了对高校毕业生和城乡登记失业人员的就业创业扶持力度。二是完善政策优化小贷机制。不断优化小额担保贷款政策扶持制度,下发《关于小额担保贷款有关问题的会议纪要》,对小额担保贷款增加经办银行、破解担保难等问题进行明确;下发《小额担保贷款贷后跟踪分类服务要点》,加强了贷后跟踪服务,有效控制贷款风险;2014年全市累计发放贷款1676笔,发放金额2.67亿元。三是制定政策助推一体化。制定实施大江东就业一体化实施方案,落实大江东与主城区就业政策和服务事项的梳理,完成大江东就业信息一体化改造和衔接,确保了大江东就业工作一体化的顺利实施。四是加大政策落实和资金使用监督力度。通过调研督查、电话抽查、实地查看、专业审计等多种方式,定期、不定期开展政策、资金落实情况的检查,确保政策落实到位和就业专项资金安全。2014年支出促进就业专项资金18.41亿元。
——全力抓重点人群帮扶就业。在整体用力的基础上力求精准发力,针对不同人群就业特点,多举措统筹推进就业,促进社会就业更加充分。一是在推进大学生就业方面,继续深化大学生见习训练,2014年新增见习基地53家,新增见习训练岗位近2000个,年提供见习训练岗位1万余个,拨付各项见习训练补贴2524.2万元。精心组织高校毕业生校园招聘、见习实训、主题演讲等专项活动,2014年举办校园招聘和见习实习对接活动13场,提供就业见习岗位6.44万个,达成意向1.56万人次。开展校园巡回演讲和主题沙龙活动120场,面对面服务学生2万人次以上。二是在推进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方面,落实积极就业政策,通过公益性岗位、灵活就业、用人单位吸纳、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等多渠道、多层面帮扶就业,提高就业稳定性。2014年帮扶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5.86万人。三是在推进农村劳动力就业方面,积极开展农村劳动力求职登记工作,做到农村就业困难人员《求职登记证》应发尽发,2014年主城区发放《农村劳动力求职登记证》4720本,认定农村就业困难人员3489人;落实农村就业社保补贴,拓展农村公益性岗位开发,加大兜底帮扶力度,2014年实现公益性岗位进村率达92.24%;发挥农民工和家庭服务业联席会议作用,加强组织协调,整合多方资源,为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发挥积极作用。
——全力抓平台优化以创业带就业。充分发挥杭州创业先进城市示范作用,优化创业平台服务,鼓励全民创业带动就业。一是创业孵化基地建设不断优化。以网尚创业园建设为核心,构建网上创业梯级孵化体系,努力打造全国网上创业示范基地,开园至今累计入驻网店66家,累计集聚创业人数73人,累计创业带动就业70余人。加快失业人员创业园建设,鼓励全民创业,组织召开杭州市区失业人员创业园建设经验交流会,2014年主城区新增2家失业人员创业园,全市累计达16家。二是创业信息供需对接平台更加顺畅。以市场为导向,搭建了集项目征集、项目展示、专家指导、政策扶持、跟踪服务为一体的较为完善的创业项目服务平台。成功举办杭州市2014年创业信息交流洽谈会暨第七届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全年举办各类创业项目展示及巡展19场,参展项目累计达500多个,参观观众1.01万人次,达成意向2416人次。广泛组织创业项目进高校,实现创业就业供需有效对接,为在杭各大高校举办高校毕业生创业咨询服务活动23场,参观8100人次,咨询洽谈1270人次。三是创业交流活动内容更加丰富。有序推进2014年创业服务计划和大学生就业创业师友计划,组织2013年度师友计划名企体验行、导师面对面、实岗练一练、百人百里师友行等活动20余场,举办大学生就业创业主题宣讲120余场,面对面服务学生2万人次以上;2014年度师友计划248名导师与604名大学生顺利结对,并创新性引入团队化管理、档案制管理和成长跟踪管理模式。
——全力发挥失业保险基金保生活稳就业功能。2014年顺利完成
失业保险扩面征缴任务,力求失业保险应保尽保,提高失业保险基金使用绩效,充分发挥失业保险保障生活、预防失业和促进就业三位一体功能。一是根据企业最低工资标准,适时调整、发放失业保险金和农民合同制职工一次性生活补助;及时做好领取失业保险金人员的
医疗保险参保和失业企业军转干部生活补助发放工作。全年失业保险基金共支出资金20.29亿元,有力地发挥了失业保险基金保障生活的功能。二是继续使用失业保险基金对稳定就业单位给予补贴,充分发挥失业保险基金促进就业和预防失业的积极作用。全年失业保险基金促进就业经费共支出资金11.48亿元,完成2013年度共计764家稳定就业单位社保补贴的发放工作,补贴金额4503.07万元,惠及职工10.01万人。
——全力抓服务创新提升服务水平。坚持人本服务理念,创新就业服务模式,充分发挥市场和政府的“双引擎”作用,不断提升公共就业服务水平。一是在创新服务平台上,在提升实体市场的同时,加快虚拟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完善人力资源信息网用工发布、求职登记、网上招聘等系统化服务功能,开发人力资源信息网APP和短信发布功能,拓展“掌上就业”服务平台。二是在创新服务模式上,举办我市首届职业指导人员技能竞赛,组织500名职业指导人员参加职业资格证书的全国统考,探索建立首席职业指导师管理制度,促进了我市职业指导工作的深入发展。三是在创新服务内容上,丰富就业援助月、333就业服务月等专项活动内容,现场招聘和网上招聘联动,拓展劳务协作交流,健全供需对接机制。2014年全市组织各类招聘会1207场,提供岗位52万个,达成意向9.51万人。四是在创新信息化服务上,以打造“智慧就业”为目标,完成充分就业创建、“阳光政务”网上办事、失业预警分析等9项系统功能的升级改造,进一步实现业务审核的实时化、无纸化,群众办事的外网化、便捷化,数据分析的信息化、智能化。编印完成《杭州市公共就业服务业务规程》,实现《经办规程》在线可查,以标准化建设助推就业服务的提升。着力构建具有杭州特色的失业预警体系,被人社部列为失业预警试点城市,失业预警工作先后获人社部以及省领导的批示肯定,完成失业预警信息系统二期开发,获得国家版权局颁发的著作权证书,被选入2014年中国地方就业创新事件。完善企业用工监测工作机制,完成对全市监测企业的省统系统业务培训,实现部、省、市监测数据的有效衔接,全市新增扩面监测企业371家,累计达1651家,为实现数字就业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