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内跳槽养老险随身带走
今年社保支出预增247亿
报告原文:要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坚持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要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今年中央财政安排社会保障支出2019亿元,比去年增加247亿元。继续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推进做实个人账户扩大试点工作。
今年实现养老险无障碍转移
解读:有关社会保险的跨地区转接问题,一直就是广大读者关注的一个问题。而在先于全国两会召开的广东省、广州市两会期间,有关这一问题的讨论,也引起了省、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关注。继广东省于去年7月1日起开始按照《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实施新的养老保险政策的同时,对全省的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也作出了全省性的统一调整,并将原先市区级统筹区分设的缴费基数,确定成全省的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2005年度的全省职工月平均工资1997元)的60%~300%为缴费基数。这样一来,就给解决养老保险跨地区衔接的缴费不均问题创造了条件。
记者昨日专门联线了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厅长方潮贵,他表示今年广东省内可以实现养老保险的无障碍转移。方潮贵透露,广东将在年内启动过渡方案,通过基金调剂等方法实现养老保险的无障碍转移,省内“跳槽”者都可以将养老保险“随身带走”。但在省级统筹方面,还需要省级相关部门来统一调剂,目前有关方案还在研究之中,将力争在“十一五”期间实现。
方潮贵表示,社保全国通用是大方向,国家劳动保障部门目前正在抓紧研究转移办法。
社会保障
健全流浪人员救助制度
报告原文:要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健全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制度。今年要在全国范围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这是加强“三农”工作、构建和谐社会的又一重大举措。
广州正研究社会救助新方案
解读:昨日广州市民政局有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市民政局正在研究一套新的社会救助体系的方案。据透露,方案将以建立最低生活保障为基础,医疗、住房、教育、司法和流浪乞讨人员等专项救助为辅助,社会互助为补充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
据介绍,该救助方案将对政府各个部门的救助体系进行整合。届时,广州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将日趋完善。
据了解,广州市城乡低保对象基本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截至年底,全市共有低保对象46397户、121229人,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2381户、6692人;全年发放低保金14144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2455万元,其中城镇、农村人均月补差额分别为195元、58元,高于全省人均月补差水平。
据悉,在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方面,广州将巩固完善动态管理下应保尽保、巩固完善好分类救济。此外,还将进一步做好低收入困难家庭消费性开支的减免,今年第一季度,广州的低收入家庭进行了煤气费补贴,水费和数字电视维修费都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减免。同时,广州农村的低保标准已经进行了调标,从化、增城中部和北部农村的低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170元,实施时间从2007年1月1日开始,每年增加资金约2000万元。
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