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更好的了解滨州市职工医保政策精髓?

2016-05-21 医疗保险 云袋里
如何更好的了解滨州市职工医保政策精髓?  自鲁北晚报7月30日A09版刊出《参保职工看过来:教你读懂我市职工医保政策的精髓》后,不少市民打电话来咨询居民医保的有关事宜,希望本报也能介绍一下我市居民医保的有关政策。本期《医保连着你我他》应市民要求,采访了市医保处的有关人员,帮广大读者把握我市居民医保政策的精髓。  》》参保范围 未参加职工医保的都可参加  我市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简称居民医保)由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整合而来,自今年1月1日正式开始运行。市政府印发的《滨州市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暂行办法》,是目前我市居民医保政策的基础核心文件。在政策设计之初,我市将居民医保的参保范围定位为本市行政区域内未参加职工医保的人员,常驻我市的外来人员可凭公安部门出具的居住证参加我市的居民医保。我市居民医保参保范围的设定对推进全民参保,实现基本医保制度的全民覆盖具有积极意义。据了解,截至今年上半年我市医保参保人口达368.17万人,全市医保覆盖率95.26%,其中参保居民313.62万人,占全市参保人口的85%,成为我市最大的参保群体。  》》基金来源 财政补助是主渠道  目前,我市居民医保基金的来源主要由个人缴费和政府补助两部分组成。2015年我市居民医保个人缴费分两个档次,一档每人200元,二档每人100元,居民可根据个人意愿,以家庭为单位任选缴费档次。按照省政府要求,今年我市各级财政对参保居民的补助标准不低于每人380元,这一政策已于今年4月份落地。依据这一标准今年我市居民医保将获得各级财政补助12.01亿,约占2015年居民医保总筹资的80%,居民个人筹资仅占20%,政府财政补助明显是目前我市居民医保基金来源的主要渠道。  在采访中,市医保处的工作人员特别告诉记者,政府对参保居民的财政补助,只针对在集中缴费期缴费的居民,如果错过集中缴费期,除需要缴纳个人缴费部分外,还需要补缴政府补助部分。因此,在集中缴费期及时按规定缴费,不失为节省医保费的一个“小窍门”。[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