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高责任重 中产之家如何买保险
家庭介绍:毕先生今年35岁,经过多年的奋斗,终于事业有成,在某证券公司担任部门经理,月收入1.5万元。公司在员工福利方面考虑得不多,只有社保,没有任何的补充保险。妻子毕太太32岁,是外企职员,月收入6000元,但还没有办理社保,什么时候能办下来也不清楚。女儿3岁,在一个英语幼儿园就读。双方有父母需赡养,毕太太的父母是退休干部,有退休金和医保;毕先生的父母在乡下,无医疗保障。毕先生夫妇家庭财产目前有储蓄10万,股票型基金5万,房子一套(正在还贷中,月还2000元),私车一辆(全款购买)。
保险目的:虽然目前收入颇丰,但毕先生夫妇感觉肩上的责任也很重大,希望通过商业保险达到养老、医疗、赡养父母、养育孩子、维持家庭财务安全的目的。
保险规划
新华人寿赵晶
毕先生夫妇应该算得上一个最典型的中产家庭,从他们目前的资产构成情况来看,他们的理财风格是稳健偏激进型。
在进行保险方案的设计前,我们应首先测算毕先生夫妇两人的风险价值。每个人的风险价值是不一样的,这取决于他的收入高低、在职年限和所负担的家庭责任,换言之,就是如果他出现意外不能再创造收入所带来的损失。毕先生在家庭中显然是主要支柱,而且还有孩子要抚养,父母要赡养,所以我们可以这样来测算他的风险价值:
方案一(充分估计,以退休年龄计):1.5万(月收入)×12月/年×25年(60岁退休35岁)=450万
方案二(保守估计,以女儿满18岁计):1.5万(月收入)×12月/年×13年(女儿成年18岁-3岁)=234万
同样,毕太太的风险价值也可能测算为:
方案一(充分估计,以退休年龄计):0.6万×12月/年×23年=165.6万
方案二(保守估计,以女儿满18岁成人计):0.6×12×13=93.6万
这样算下来我们可以确定,毕先生夫妇各自的风险保障额度大致上分别最低不应低于250万和100万,最高不宜高于450万和165万。因此,他们所有的残疾和身故保险金额总和在这个幅度内是比较合理的,可以保障即使出现意外,家庭的生活水平也不会出现大的改变。建议毕先生可以购买较高额的定期寿险或两全险,如太平盈丰两全保险。
健康险需求北京市社保医疗报销封顶额2005年为7万元、2004年为5万元,起付线第一次为1300元、第二次为650元,报销比例大致是全部住院医疗费用的50%-60%左右。
对毕先生夫妇而言,起付线内的花费不成问题,主要担心的还是大额的医疗费用。毕先生因为已购社保,所以主要考虑社保不予报销的自付比例部分和封顶线7万元以上的高额医疗费用,因此建议购买费用报销型的住院医疗保险5万元和重大疾病保险30万元。毕太太则因没有社保,建议购买费用报销型住院医疗保险5万,重大疾病保险50万,女性健康保险5万。这几类保险各家公司均有相应险种。
作为患病期间收入损失的补偿,夫妇俩还可考虑购买津贴型的保险,每人每天分别补贴500元和200元,如泰康人寿的“世纪泰康个人住院医疗保险”,可单独购买,连续投保三年后还可保证续保,从而获得长期的医疗费用保障(目前市场上的住院医疗险通常为一年期附加险)。女儿在幼儿园就读,可参加中小学生幼儿团体医疗保险或少儿住院互助金,另外可购买少儿重大疾病保险作为补充,如新华人寿的“少儿成长无忧”险。
养老保险按社保有关规定,养老金最高缴费基数不得超过上一年职工平均收入的三倍,因此以毕先生目前的收入水平不能全额参保,只能按上限(三倍)参保。2004年北京职工人均年收入28348元,这样其参保基数为28348/12*3=7087元,目前我国社保的收入替代率大致为0.59,因此毕先生夫妇基本养老金的领取额分别为4181元和3540元,要维持目前的生活水平不下降,就需要用商业养老保险进行补充。考虑到老年生活因社交活动的减少和供养人口的减少,开支会相应减少,故按每月人均领取2000元,年领20000元的标准来设计其养老金保险。
在父母赡养上,老年人容易发生意外并骨折,因此毕先生可以考虑为父母购买意外及意外医疗险,而这类险种价格相对便宜,保障高,保障时间最多到80周岁。还可以投保终身型重大疾病保险和返还型终身寿险,选择短期缴费的方式,确保老人大病有保障,养老金定期有返还。两家老人情况不同,毕先生的父母应多购买一些商业保险。
孩子的养育金和教育金孩子的养育金可与毕先生夫妇的风险保障结合起来考虑,投保一部分以夫妇两人为第一被保险人、孩子为第二被保险人的连身险产品。如新华人寿的“少儿成长绿荫”险,可在家长出现意外时按年度支付孩子的养育金。教育金可用各家公司的专门教育险,也可投保多份保险期限不同的分红保险,到期时领取全额保险金。如10万元5年期的产品可以保证孩子小学期间的花销,10万元10年期的产品保障孩子中学期间的花销,以此类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