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公车改革的标本意义

2016-05-21 社保新闻 云袋里

2014公车改革的标本意义

如同若干重大改革措施出台一样,公车改革的大幕甫一拉开,即引发舆论热议,成为我们透视改革的又一个鲜活样本。

公车改革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而对于不同群体来说,也难免会有不同看法。有人认为,公车制度造成了极大财政负担和资源浪费,甚至引发腐败,还可以改得更彻底;有人担心,这次改革会不会又变成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游戏,公车补贴会不会成了变相加薪;有人质疑,地区和行业存在差异,而且越是基层、越是一线,越需要下乡进城、来回奔波,按照级别统一划线是不是新的不公平……有改革,就会有争论。如果改革是一部连续剧,类似的分歧与争议就是必然要出现的情节,过去有,现在有,将来还会有。对此,需要认真对待、笃定而行,不能一有争议就慌了手脚、乱了方寸。

改革要想积极稳妥地推进,就必须综合考虑多个层面的因素,统筹兼顾各个方面的利益。但是,这些因素和利益千差万别、盘根错节。更何况,改革本来就是对既有利益格局的调整和体制弊端的革除,又怎么可能迎合所有人的意愿,满足各方面的利益?推进改革,只能从中找寻最大公约数,着眼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立足于社会整体利益的最大化。

比如,此次公务交通补贴的发放标准,既研究了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承受能力,又考虑了辖区面积、自然地理环境;既衡量了公务出行成本、公务出行次数和距离,又考量了行政级别和实际承担的工作职务等因素,兼顾了原则性和灵活性。但这不代表就没有缺憾。在各种均有些缺憾的方案中,选择最具可行性的一种,是改革必须突破的困境,也是必须完成的习题。公车改革如此,其他改革也是如此。

凡事不怕慢、就怕站。形势逼人,时不我待,改革容不得慢条斯理的铺平垫稳,也要不得举棋不定的左右权衡。与其瞻前顾后、畏首畏尾,不如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此次公车改革,尽管进行了广泛的试点、深入的调研,方案也不可能完美无缺,改革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制度设计中可能存在瑕疵,推进过程中还可能会出现问题,这需要认真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实事求是地加以研究、改进、完善,但绝不能因此停滞不前,更不能因噎废食。

改革不是请客吃饭,需要真抓实干。从1994年发布《关于党政机关汽车配备和使用管理的规定》以来,公车改革已经走过20年,改革之难可见一斑。但是,惟其艰难方显其担当。这些年来,改革的基调就是摸着石头过河,改革的底色就是要啃硬骨头、涉险滩。越是进入难行的深水区,越需要我们拿出勇气和担当。这是一种使命,也是一种光荣。

公车改革已经迈出了关键性一步,接下来还有不少错综复杂的难题要解,还有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要做。改革的成功实践告诉我们,没有蹚不过的河,没有爬不过的山。对于公车改革,我们同样有充分的理由,满怀必胜的信心。